为政清正廉洁的诸葛亮

发布时间:2024-03-07来源: 浏览次数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一个国家昌盛与否,根本是个政治问题。政顺,则人和,人和,则国昌。政,顺不顺,人,和不和,决定于权力集团是否清正廉洁。三国时期,蜀国与魏国、吴国相比是最弱小的国家,尤其是在刘备去世以后,刘禅继位,刘禅是一个庸人,但在诸葛亮精心辅佐和谋略下,三国鼎立之局面达70年之久。一个弱小国家之所以能与虎视眈眈的两个大国、强国相抗衡、相独立,全仗蜀国政顺人和。在蜀国内,由于诸葛亮清正廉洁的表率作用,君臣相互信任,大家都是兢兢业业为国家、为社稷而工作,很少勾心斗角,因此内耗内消很小。政顺,人和,国自昌。
    诸葛亮致学有所成,为政有所就,究其原因在于他致学淡泊宁静,为政清正廉洁。淡泊宁静与清正廉洁是相互联系、相互依存的。淡泊宁静是清正廉洁的前提,清正廉洁是淡泊宁静的政治上的表现。淡泊宁静作为致学之道,目的在于排除各种因素的干扰,以节约致学者的学习时间,提高学习成效;清正廉洁作为为政之道,目的在于排除各种因素的诱惑,以节约从政者的精力,提高从政者的行为能力。淡泊宁静是致学者的一种思想境界,清正廉洁则是从政者的一种行为能力,是从政者的政治信用,它是权力者具有感召力和号召力的基础。
    身为一国之丞相,诸葛亮深知:“屋漏在下,止之在上,上漏不止,下不可居也。”(《诸葛亮集·纳言》)。他在向后主刘禅的上表中说:“成都有桑八百棵,薄田十五顷,子弟衣食自有余饶。至于臣在外任,别无调度,随身衣食,悉仰于官,不治别生,以长尺寸。若臣死之日,不使内有余帛,外有赢财,以负陛下。”(郑天挺:〈三国志选·诸葛亮传〉)。
淡泊以致学,廉洁以治国。淡泊廉洁是一种境界,也是一种智慧。一个境界不高、庸俗之人,为学为官都是不会淡泊廉洁的。一个人从政能否做到廉洁,取决于他从政的目的,这实际上是个认识问题。一个人对社会对自然对自身的认识不深不透,从政后就不会有正确的目的,无目的或目的不纯,就必然做不到清正廉洁。这也说明国家选人用人的重要性。历代朝廷都非常重视选贤举能,礼贤下士,因为人才是国家的栋梁,社会的财富,如果人才得不到正当使用或用错了人,必然造成国家的不安定,社会的不稳定。治国之道在于举贤。贤者,有德有才之人也。
    清正廉洁,是一种政治信用,是为官者起码要有的政德。
     淡泊才能致学,廉洁才能从政。淡泊宁静,清正廉洁,不仅是人的品质的表现,更是人的素质的内在。凡致学从政淡泊廉洁者,都是智者,凡智者,致学或从政都淡泊廉洁。淡泊廉洁本身就是一种智慧,是大智。诸葛亮一生致学淡泊、为官廉洁,不仅为当时蜀国的大小官员作出了表率和榜样,而且垂范千秋。相对于当今时代,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,更要求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,要以党的事业、人民的重托为第一要务,淡泊名利、甘于奉献,成为有德有才的人。

 

 

信息来源: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