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-11-08 |
[2021]第18期 |
主办:漯河职院纪检办公室 |
【廉政文化】
●说文解字:字说清廉“竹”
竹,象形字。《说文解字》:“冬生艸也。下垂者,箁箬也。凡竹之属皆从竹。”
本义解读
竹子是常绿多年生植物,可制器物,做建筑材料,又指竹制管乐器。《后汉书·蔡伦传》中写道:“自古书契,多编以竹简。”
竹子挺拔刚正,一节又一节,中空外直,无论春夏秋冬,严寒酷暑,它从不低头,绿叶婆娑,高雅清幽。古人多以竹子喻人高风亮节、清雅脱俗。元朝诗人杨载在《题墨竹》一诗中赞美竹子的淡泊、正直精神:“风味既淡泊,颜色不斌媚。孤生崖谷间,有此凌云气。”
古话清廉
文同,字与可,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(四川绵阳市盐亭县)人,著名画家、诗人。他以诗、辞、书、画“四绝”见称,尤其撞长画墨竹,他所画之竹皆有君子的风采,也启发了后世的“竹廉文化”。文同为官清廉,爱民如子,深得百姓拥戴。
公元1071年,文同任职陵州。当时的陵州,盐井密集,依晒旧法,官井需要百姓缴纳煎盐的柴禾,百姓每年为了给官府缴柴,劳苦不堪。文同上任后,决定为民请命。他上奏朝廷,建议官府把小盐井的经营权转交民间,国家征税以充实财政。新政每年不但卸掉当地百姓七八十万捆柴禾的负担,而且为国家每年增加五六万贯的税收。文同在陵州只有短短一年多,却因体恤民生赢得了陵州父老的一致推崇。
宋代官员俸禄甚高,但文同一直生活简素,苏轼曾感慨道:“料得清贫馋太守,渭滨千亩在胸中。”自此,文同“清贫太守”的美名不胫而走。文同去世后,家无分文,回乡安葬的费用还是苏轼解囊相助。司马光评价文同:“襟韵高洁,如晴云秋月,尘埃不能到。”
千百年来,中国文人咏竹、画竹、颂竹,将竹子作为清高自洁的象征,其精神内涵是中国君子文化孕育出的坚毅、清廉等精神。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,要学习竹子高而虚心、不慕荣华、不争艳丽、不媚不谄的内涵,以昂首挺拔的气势、虚心有节的情操、刚柔相济的品德,在工作中扎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根基,锤炼正直无私、刚正不阿的品质,始终做到不改其心、不移其志、不毁其节。
信息来源:河南省纪委监委网站